交易所交易真的安全吗?一起来看交易所至今的红黑榜排名!
易速小编 编辑时间: 2025-07-01 17:13:49
在交易所中能随时都可以更好的开启了加密货币的使用,去中心化的多样化功能能是虎视眈眈,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看看交易所的安全历史如何?
交易所黑榜
1. Mt. Gox(门头沟)
事件回顾:2014年,世界上最大的比特币交易市场 Mt. Gox被黑客袭击,造成了850000个比特币的损失(按照目前的汇率,价值超过500亿美元)。
教训:采用单个私有密钥进行中心化交易,存在着极大的风险,用户的资金安全完全取决于平台的风险控制。
2. Coincheck
攻击时间:2018年,日本交易所“Coincheck”失窃了5亿5千万的 NEM代币(总金额为5亿5千万美元)。
漏洞分析:由于该平台没有支持冷钱包的存储功能,以及热钱包的私有密钥管理不严格,因此,黑客就会利用“网络钓鱼”的方式侵入企业的内部系统。
3. Bitfinex
历史记录:在2016年,又有120,00个比特币被偷(值7200万美元),而在2022年,又有两亿美金被偷,这是由于链桥的漏洞。
争议点:用户的资产和平台的资金相互混淆,一些补偿机制需要通过发行诸如 LEO等的平台币来实现,这就导致了信任危机。
4. 中小交易所
典型案例:2023年,一家三线交易所,因为有内部人员与黑客串通,伪造转账申请,盗取用户资金。
风险提示:而无龙头的平台,由于缺少安全审核、运行机制不透明等原因,还出现了自导自演的抢钱事件。
交易所红榜
1.币安(Binance):
安全措施:
SAFU资金:保留10%的交易费用,以建立客户资产的保险库.
冷、热两个钱包:98%的资金存放在离线的“冷钱包”里,只有2%的资金是用来支付日常的流动资金的。
风险监测:即时反仿冒检测,异常登入拦截。
历史业绩:虽然由于 API的缺陷,造成了一些小的财产损失,但是没有出现过大规模的货币被盗。
2.火币(Huobi):
亮点:
多层次签名机制:多部门联合认证,减少了内部欺诈的可能性。
周期性的渗透测试:雇用白色帽子的骇客来模仿入侵,并打补丁。
用户培训:强制启动谷歌双重认证功能,减少帐号被盗的风险。
3. OKX:
有创意的计划:
分布式私有密匙管理:私有密匙分散在世界各地,需要一个物理的组合来使用。
链上跟踪系统:在与“犯罪集团”合作的基础上,监测可疑的交易并将其冻结。
透明度:定期发放储蓄凭证,保证使用者的资金以1:1的比例存放。
4. Gemini:
特点:
完全冷却方式:以100%脱机方式,以降低系统的流动性为代价,提高系统的安全性。
SOC2证书:符合世界上最严格的数据安全性审核.
应用场合:适合长时间的存钱者,高频交易的首选。
更多游戏攻略和资讯请关注收藏“易速软件园”给你带来最新、最快、最全的游戏攻略和资讯!
相关新闻: